10月18日,星期五,天很阴,但这丝毫阻挡不了他们几个来学校的热情。毕业之后,这是我们几个第一次碰面。
萌哥和峰哥毕业后都在开源证券工作,虽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正好19号和20号,他们公司开运动会,场地也正好在我校。光哥则是因为他们部队休假,正好听说大家都在,便也回了学校。
光哥大我们一级,会计专业的国防生。我们几个过去都是院羽毛球的主力,因此彼此都很熟悉。光哥毕竟是国防生,身体素质比我们好很多,打球也是全校数一数二的人物。在学校的时候,他便很少与自己的同学们来往,反而和我们在一起比较开心。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国防生那边天天都在上演“宫斗剧”。国防生不比我们,“六十分万岁”就可以,他们的综合排名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去处。成绩好的,自然会被分到好的部门去,拿着高工资享受着退休般的生活。成绩差的,不单要下去跑武装,而且搞不好,就要被“发配边疆”,自然竞争压力大。
而且光哥长期吐槽自己的几个奇葩室友。有一个室友经常爱窥探别人隐私,你玩手机时,他总是在你背后面无表情的看着你,光哥被吓了好几次。还有一位则是经常乱用别人东西。而同班的同学们,多数时间都在忙着和院领导、辅导员搞好关系。因为综合测评的关键其实不在于你学的多好,成绩有多高,而在于那些课外的加分项——各种各样的校级社团活动和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2018年5月,临近他们毕业,按理说,大四的学生是最闲的,可他们反而比大一天天军训时还忙。因为他们国防生中,有人走了关系,想提分,去好的机关。于是,他们的教官直接宣布国防生当年的几项考核成绩(包括10公里跑,引体向上等各种硬科目)作废,全员重考,但受伤的同学的成绩不会作废。傻子都看的出来,那几位同学本来好好的,可突然一下子就受伤了,转天教官就宣布要重考,明显是他们做了一些“操作”。本来2015年裁军后,我校紧接着就停招了国防生,他们是最后一届,国防生一般是会进入军队系统工作的。可那年3月起,他就多次找我吃饭,问我金融专业好不好学,银行好不好进?因为,他们教官说了今年的国防生不包分配了。要不然你就签放弃国防生身份的协议,自己出去找工作,如果你执意要进军队,提前告诉你,一定会被发配到新疆西藏的边疆地区。光哥本就烦恼,因为国防生的日常训练,还有他要出去找工作,因此毕业论文都没时间写,被指导老师天天骂。光哥没办法,自己买了一篇,又找我帮忙改。我那阵精神也是真大,周六早上坐了回家的车,路上,就用手机就把他那论文改了一大半,还自己手输参考文献目录。下午又努了把力,继续用手机改。周一他给指导老师一看,指导老师脸色大变,大夸不错,后面就是一些小改动了。
毕竟,这些科目都是平常要大量训练才能保持成绩的。大家也明白,因此后来,大家都装病不去重考,教官发了脾气,可又顶不住大家这么闹。重考基本上就是走了个过场,大家的成绩都原封不动,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毕业后,光哥家里找了点人,他便到青海一个几十公里无人烟的陆航部队工作去了。因为他是技术人员,所以每月拿个万把块钱,又不用训练,整天闲的发慌。
这次回来,光哥明显有了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讲话句句带脏字。这也不怪他,毕竟他们那就是这样的环境,他们首长也是这么说话的。下午五点多,他来到图书馆,我请他上来坐了坐,闲聊了几句。
在部队这一年多,他自己觉得,好的没学到,还整天无聊到发慌,和坐牢差不多。第一次报道的时候,营区的人都不把他当回事,而且处处针对。虽说他是以排长的身份进去的,可他毕竟是新人。那天,他背着东西站在连长面前,向他报道,可连长和那些人的眼神明显有敌意的感觉。然后,那天他就被骂了很多次,都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原因。随后,他认识几个职务高于他的人,其中一位还是我校13级的,可人家根本不把他往眼里放,一脸不屑的表情,人家照样天天tmd, tmd骂。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别人上班都是在吃零食,玩手机中度过,可他的手机就要被收,因为违反纪律。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个月,才慢慢好起来。
他们那个地方,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女孩了。要是听说某某的女朋友或者妻子来访,那绝对能让这帮人激动一段日子。尤其是听说要去高校里面给人家军训去,那名额,根本就抢不到手,他们都想去学校里找些大一的学妹撩。
后来又给我说了一些打球的事,他说自己都不太会打了,军营里没人打羽毛球。他又回忆起了自己在武汉训练羽毛球时的情景,开始大谈他们的技术特点和战略方法,自这里开始他两眼放光,情绪激动了不少。似乎这唯一的爱好才是真正能使他打起精神的东西。
其实,光哥当年高考完,压根就不想报咱们学校会计系的国防生。但顶不住全家给他做“思想工作”。那时候,不仅光哥的父母,还有七大姑八大姨,轮番强制光哥高考志愿必须报我校国防生。“轮流轰炸”战术从早上一直进行到凌晨两三点,最后,光哥实在扛不住,只好屈服了。实际上,他不喜欢会计,也不喜欢国防生。
说实话,我最反感一些长辈,利用所谓的自己的“人生经验”、“人脉关系”等,打着“我这是为你好”的虚伪旗号,随意安排别人的人生。这几年总有人(包括C老师这样的人)说:家里的人脉要利用;我这都是给你安排好的,你这一进这个单位,这辈子就稳了。
其实,这根本就是瞎说。第一,大家都是普通人,能有多少所谓的“人脉资源”?不要觉得自己在某个“体制内”或者“编制内”,混了个小官,认识了几个所谓的“领导”,就觉得自己人脉广的不行,什么都能解决。第二,就算“解决”了工作问题,可是作为个人来说,他的开心快乐是否重要呢?难道你们就希望你的后代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和讨厌的人待在一起?就是为了能满足你们自己那可疑的“安全感”?说实话,我身边有很多人的“安排”已经失败了。
一个是过去我爸上司的儿子。他是西北大学毕业的,专业也不错,但他爸非要安排他进来。结果折腾了几年正巧遇到改革,他现在只是做一个基本岗位,工资很低。现在让他出去找工作,家里又不敢。好好的孩子就这么好。
另一个是我后外婆家里的事情。她家里有很多子女在军队系统工作。她有一个孙子,就等着家里安排,学习也不好好学了。我见过他,有一段时间经常见,这哥们天天一两点起床,打会游戏,晚上就和一帮狐朋狗友去吃喝玩乐,一个月少说能花一万多。
光哥人还算没废,但天天待在那种地方,学不到什么好的,也慢慢失去了上进心。就仅仅是为了满足长辈们自己的安全感。他们惧怕失业,似乎只要失业了,那就一辈子都完了。现在早已不是过去了,失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再加上外面一些“就业难”的风声,更加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感。
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焦虑。最近上我的《数理金融和资产定价》课的同学们可能还记得这个概念,我们花了足足一个课时来讲它的重要性。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会给人带来负的效用,而要对抗这种情绪,人们往往会做出一系列与传统经济学假定不符的事情,例如获取更多知识。而这些商家们,尤其是各种培训机构,为了获利,给家长和同学们“贩卖焦虑”。例如考研机构会告诉你:现在本科生根本不值钱,如果你上研的话,会轻松找到工作的!如果各位同学仔细观察的话,类似的广告在学校操场边上不少,尤其你还会看到一堆头像和名单,下面还写着他们的薪资。其实完全必要,他们只是想增加你的焦虑感而已,借此来谋利。顺带一提,最近我在写一本短文《别把焦虑卖给我》,该文会详细分析上述的这些现象。
下午六点多,我和光哥先到的体育馆,峰哥随后到了。峰哥此次回来,主要是想见一下Z老师。峰哥在开除事件后,便回自己老家榆林找了份工作。他现在在一家陕西本地的券商做销售,最近他们好像在兜售一个基金产品,也是他们券商发行的。不过我听着不怎么靠谱,Z老师和他聊天,也是一脸疑惑。
我那时主要在和光哥聊天,没怎么注意峰哥。峰哥一直在和Z老师聊着,我们都饿了,想走,他还是不肯离去。直到八点多,他们才谈完。随后,我便和峰哥去找萌哥了。
萌哥是和他的组长,还有他的组员们一起来的。领导在,就拘束许多了。他们组长那天兴致很高,又要和大家吃饭,吃完还有去K歌。萌哥又不好不去,就一直作陪。他那阵正在GOGO街区那边陪领导吃饭,我们就叫他出来闲聊了几句,他又得回去。
没多久,我也回到了住处,早早休息。因为转天是星期六,光哥想拉着我去西安各大商场搭讪,光哥说我比较有经验,而且还能自己壮胆。我便答应了,光哥约我转天中午在小寨见面。第二天的经历,那才是跌宕起伏,趣味横生。
杨昀昶
2019年12月5日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