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选题风波后,整个寒假,我都在重新搜集资料。经过历时约一个月的写作,论文前两个部分已经基本完成。
按照正常的时间规划,三月本应是实习期间。但是,刚刚开学便返回学校的杰夫并不希望我出去实习。干脆他利用自己有公司的便利,开出一份实习证明,以便我安心在实验室工作。
3月3日,刚刚返回实验室的我和其他两位本科学生,以及他带的研三的四位学生,便逐一向他汇报工作。这里要说明一下,其他三位本科同学由于在外地实习,因此在三月稍早的时候并没有返回西安。
到了下午两点多,刚刚睡醒午觉的我,便被请到会议室向他汇报。他很满意,希望我继续努力。之后,他便表示今年要全力做学术,发几个好的文章。并给我布置了三个方向,第一是毕业论文的这个方向,另外两个分别是AI经济学和舆情对股市的影响。他当时对AI经济学表现的非常兴奋,且一直表示这是能发一区的理论创新。按照他的性格,我并没有立刻提出反对,但我当即反对了第三条,他似乎有些不悦,不过他也表示,改天再讨论第三条。
但实际上,他口中所谓的AI经济学不过是对现有宏观经济学的一些改良。看起来这一条还算靠谱,我便搜集资料,准备研究这一方向。但是他表现的非常心急,接下来的连续两天,从早到晚一直断断续续的和我在会议室讨论这一方向(中途他会对一些研究生们进行论文指导)。我当时查询的文献不多,便提了几个我最直观,能想到的对传统模型的改进。他虽然很兴奋,表示同意。然而,我事后翻阅文献发现,早已有许多类似的改进方法大量的应用在工资或者知识经济学中。因此,我便调转思路,直接分离消费和生产,但却出现了无法求出均衡解的情况。鉴于此,我再度搜索相关文献,最终认定,这一方法确实不可行。而且有大量的学者认为,AI的发展难以撼动传统经济学模型,反而应该更加符合传统经济学的假定,使得经济学更加简单。
基于上述,我已经放弃这一方向的研究,准备找时机向他表达我的研究进度。但此时,他对这块非常痴迷。杰夫虽然看似在学术讨论中,表现的很开放,但是当你反对他正在为之兴奋的观点时,你必然会被严厉的批评,甚至到后期,会出现激烈的矛盾冲突(后文会详细说明)。因此,我干脆借口毕业论文,暂躲风头。
到了3月15日,或许是担心实验室的大四同学离开,或者是不认真工作。他便以公司的名义,同我和峰哥签署了实习协议,期限至6月30日。当然每月有一些实习工资给我们。
下午开会,正当我想提出对AI经济学的反对时,他却突然表示,英国某知名大学R的教授,也是他的导师和好朋友——Law周末要来(3月16日)。这只是开始,三月后半段,由于一直有人来实验室访问,因此学术研究暂告一个段落。
Law是英国某知名大学R旗下商学院的管理学院院长,主攻信息管理工程,华裔,终身教授,学术地位很高。不过最近数年来,他一直在华中一个二线城市的一个二本院校担任校长。名为校长,实为探子。他在他们学校搞了一个实验室,近年他还培养出了几个人才,准备将他们送到他英国的R大学,形成一个研究团队。
我第一次见Law是在2018年10月份,当时忙于考研,仅仅见了一面,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次的接触更多一些。
杰夫大周末叫Law来西安,是想讨论他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的中期汇报ppt。前面说过Law是杰夫的导师,不知何时,杰夫还去了R大学读了经济学博士。而Law虽然说是帮他改ppt,但却将不合时宜的我留在了会议室,实际上是想探探我的虚实。
整个早上,Law仅仅开头提了一些建议,后面便一直提问我,ppt当中各种学术上的细节应该如何修改。我自然是对答如流,虽然感觉上,杰夫的博士毕业论文很水,但还是要留住导师的面子,并没有全文否定。不过,也是为了杰夫老师好,我当然也是旁敲侧击的向Law表达了这个意见,Law自然赞同。
杰夫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是一带一路创新风险指数研究,除了在指数权重计算上面引入了机器学习的算法,全文毫无创新点,仅仅是利用传统方法构造了一个指数。不过这似乎轻而易举的吓倒了R大学经济学系的评审会。另外,这个类似的论文题目,杰夫过去让不少研究生写过,方法大抵类似,而这些论文,大多数只发表在了国内的北大核心期刊上,有的只是普刊。国内的期刊分级,大致是A刊,C刊,C扩,核心和省级刊物,所以发表的期刊等级并不高。而这样的论文作为博士毕业论文,确实有点牵强,我虽暗自表达了这种担忧,但看到杰夫自信满满的样子,我也不好说什么了。
PPT的修改,一直持续到了中午。都快一点多了,大体已经没有问题了,杰夫让司机去小六汤包点了一大堆外卖(该饭店全部可以外卖的菜,十几个盒子),送到会议室,铺上报纸,我们便继续边吃边改。午饭期间,调整了一下格式,整个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Law虽然不是我们金融专业的教授,但毕竟是在学术界时间很长,一眼便能看透你几斤几两。Law此次来的目的,不仅仅是帮杰夫的论文,其次也是看看他在学术管理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传授传授经验,最后他还是想来挖掘一些人才的。
下午,Law几乎没有休息,就开始和杰夫讨论他想做的一些“突破性”的研究。然而,杰夫虽然大谈特谈那几个研究方向,但是Law似乎没有兴趣。杰夫私下也是跟我表露出了一丝不悦。杰夫脸上虽然不满意,但是毕竟是好朋友。晚上,杰夫便拉着Law去KTV唱歌。Law虽然已年届六旬,但是精神头依然不减当年。Law唱歌非常好听,他自己也非常喜欢唱歌。当天我并没有参加卡拉OK,因为我五音不全的厉害,索性在实验室躲个清闲。到了晚上十一点多,他们基本上都唱累了,三三两两开始在KTV睡觉。杰夫却不闲着,在KTV看起了书,为自己大写特写做准备。不仅如此,他还将这些照片传到实验室的工作群中。
愉快的一夜结束以后,也确实该谈谈正事了。周日(3月17日)上午,会议继续,不过这次主要是谈学术管理的经验以及指导研究生们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在我第一次汇报论文进展后不久,杰夫便对自己带的六位研究生发了一次火。杰夫这个人不喜欢看到自己实验室的人做与他方向无关的研究,也不喜欢我们和其他老师走的太近。看起来他喜欢事事和我们商量,其实他心里早就定了这件事应该怎么办,就等你同意。研究生们寒假期间,论文进展不大,而且他们都想做其他的题目,这自然令杰夫大为不悦。这也是他想请教Law如何学术管理的主要原因。
Law侃侃而谈,例如将研究生们发表了的论文贴在一个榜上,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将学生分组,每组任命一个组长,监督大家每天要在研究上有进展等等。之后,Law又问了研究生们和我各自想要研究的方向和领域,我自然是有充分的准备,听罢,Law也是赞不绝口。杰夫近两天来一直紧绷的脸,总算是见了点喜色。我看气氛缓和,便多和Law交流关于论文写作的经验。他给研究生们说,论文应该具备哪些结构,从哪里查资料,什么要记下来等等,我也随声附和,以避免场面尴尬。
而临最后,Law对研究生们说,名义上是对我们说,实则是提醒杰夫:我刚刚读硕士时,就一直想搞突破。后来,越老越发现理论创新越难。我这个年纪的人,都不敢轻易说创新,你们就更不要想了。当然你们导师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能做一些创新,你们一定要先和他讨论,征得他的同意,再去做创新。不然方向很容易出错,搞得不伦不类。
Law是杰夫的导师,这当然是在提醒他。
中午,杰夫邀请他公司的经理(过去是管理实验室的老师),首席程序员(过去是我校的学生,我对他很熟)以及司机和,我和峰哥,一同在学校附近的川菜馆就餐。包间里,杰夫还是想说他自己和我一起搞突破性创新的事情。Law只是应付着,我也暗示这些方向不好。Law为了避免闹得不愉快,故意岔开话题,聊我的研究。说我比上次见面成熟多了。杰夫顺坡下,说我一直在实验室自学,很少有他的指导,而且最近已经接触了很多博士级别的研究和知识。Law对此有些惊讶,后面的饭局上更多的在说我的事情。吃完饭,司机师傅准备将他送去西安北站,他好做高铁回到他的学校,周一还要工作。临走的时候,他对我很是满意,希望我以后能找他,并且鼓励我好好干。我自然也是客气的向他回话。对于杰夫,他则一直在暗示不要步伐太大,不然会弄的不伦不类。
Law作为杰夫的好哥们,自然不会坑他,而杰夫当然不会放弃自己的“突破性”研究。而这也为杰夫六月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笔。
2019.9.4
西安